•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l
  •   t
  •   
  •   S
  •   h
  •   i
  •   f
  •   t
  •   
  •   W

  • 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晴热高温持续 旱情日益严峻 宜昌市多部门联动齐心协力抗旱减灾

    日期:2022-08-12 07:25来源:三峡日报

      图为秭归县泄滩乡从长江支流取水,早晚两次灌溉柑橘园。 三峡日报通讯员 王忠葵 王亮 摄

      图为当阳市王店镇史店村四组村民从泉河水库引水灌溉稻田。 三峡日报通讯员 郑家录 摄

      自出梅以来,宜昌出现两段晴热高温天气,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为了预防高温干旱带来的灾害风险,全市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防高温、抗干旱、保安全。

      高温少雨 全市29.19万人受灾

      据统计,自7月7日出梅以来,全市平均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为2013年来同期降雨量最少。同时,出现两段晴热高温天气,此轮高温天气自8月2日起,已持续9天。8月7日至9日,低山平原和沿江河谷大部分地区气温达39-42℃,8日起,市气象台连续4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据水文部门分析,沮漳河、黄柏河、渔洋河流量比历史同期偏少70%至80%。有灌溉任务的24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占正常库容的68.7%,有效蓄水量比历史同期偏少1.7%。沮漳河流域、黄柏河流域土壤含水量偏低。

      受连续高温无雨叠加影响,全市旱情已开始逐步发展。据市应急管理部门统计,截至11日,全市共有29.19万人受灾,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1.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5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07万公顷,绝收面积1446.1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4亿元。秭归、兴山、当阳、长阳、夷陵等地受灾较重。

      据气象部门分析,预计未来一周,宜昌仍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除高海拔地区外,大部最高气温37℃以上,局部可达40℃以上。8月中下旬,将继续维持高温少雨趋势。

      高位推进 凝聚“大会战”合力

      面对日益发展的旱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8月8日,宜昌召开全市高温红色预警应对视频会议,安排部署高温干旱防范应对工作,启动“日调度”机制。10日,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当前旱情研判会商会,并于当晚组织召开全市高温和干旱防范应对工作会议,对当前抗旱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11日,市政府有关领导到东风渠灌区、枝江市检查督导抗旱工作。

      8月8日,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提示》。各地通过召开会议、组织会商、开展检查等强化抗旱救灾工作。8月9日,市防办派出2个工作组到旱灾较重的兴山、秭归、长阳、当阳等地检查督导抗旱工作。10日,省应急管理厅有关领导带队到秭归、兴山和枝江等地督导防汛抗旱工作。

      全市各部门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市防办组织气象、水文、发改、水利、交通、住建、农业等相关部门会商,在分析研判基础上部署防范应对措施,视频调度受旱地区工作。

      从7月起,全市通过暂停生态流量泄放、水库堰塘储水、灌区分时供水等方式,提前做好蓄水保水。8月5日起,水利部门实行供水日调度及大中型灌区供水周调度制度,严格黄柏河梯级水库、东风渠灌区用水调度管理,有效保障宜昌城区用水安全和宜东粮食主产区灌溉用水需求。

      聚焦重点 引水送水保生产保民生

      面对持续发酵的高温干旱,各县市区也进入了防旱抗旱状态。截至11日,秭归、兴山和长阳等地已先后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防旱抗旱,水是最宝贵资源。当阳市调度漳河一干渠、西干渠坚持引水灌溉。枝江市全市32座水库开剅放水,固定泵站启用79处开机92台,投入小型机动抗旱设备2760台套。五峰组织全县5个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点开展增雨作业。夷陵区调度水库开闸放水保灌,搭建管网抽水保灌。高新区善溪冲水库开闸放水缓解农田旱情。

      截至8月11日,全市先后投入送水车1025台,架设抽水管道39.8万米,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055万元,投入抗旱设备1.4万台套,劳动力8.38万人。兴山、秭归、五峰、夷陵等地通过铺设临时管道、架机抽水、送水等方式保障了13个乡镇21个村4677人的生活用水。

      高温干旱天气,森林防火尤为重要。宜都市持续开展高温天气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以及高温森林防火巡查。当阳市开展“森林防火十大行动”,对庙前万庙湿地松基地和顺康矿业就森林防火及矿山安全开展检查。

      秭归县组织4个检查组排查乡镇沼气用户,并督导开展燃气检查系列行动,开展农业生产抗旱现场指导、抗旱救灾、旱情统计。其他县市区也召开安全生产及高温红色预警应对工作会议,对在建重点项目进行安全检查。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何冠英 通讯员 孟庆轩 王小波